Sunday 12 February 2012

7. 冬至节

冬至,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。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。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22日或者23日之间。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,过了冬至,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。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,北半球白天最短,黑夜最长,这天之后,太阳又逐渐北移。

冬至是一年中最后一个传统节日、家家户户吃汤圆。"汤圆"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、分粉红与白色两种;象征家庭的和谐与团圆,天伦之乐。历代重视此日,民间也有此日"吃汤圆,添一岁"的观念。我国在这一天还有祭祖拜神的习俗

6.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

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,是传统的中秋佳节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,所以被称为中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,更明亮,所以又叫做“月夕”,“八月节”。此夜,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明月,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。远在他乡的游子,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所以,中秋又称“团圆节”。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,嫦娥奔月,吴刚伐桂,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。

节日前一个月,月饼灯笼便开始上市, 亲戚朋友互相馈赠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。元朝末年,朱元璋领导汉人推翻蒙古人统治;他们通过互相赠送里边藏着字条的月饼,约定八月十五日起义,终于获得成功,建立了明朝。此后,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。以后月饼”制作越发精细,品种更多,大者如圆盘,成为馈赠的佳品。

在今天,中秋节的时候,人们都会吃月饼。月下游玩的习俗,已远没有旧时盛行。所以,宗乡会馆、联络所、居委会都会在温馨和谐的中秋夜晚举办中秋晚会,设宴赏月, 吃月饼、柚、芋、瓜果一饱口福、提灯笼、猜灯谜、灯笼制作比赛、花灯展览会、叙旧谈心、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5.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

农历七月十五是道教和佛教共庆的日子。佛教徒庆祝中元节的仪式称为盂兰节,盂兰盆会拜祭死去的亲人,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,藉以表扬他的孝道。道教称之为中元节,着重于"普渡"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孤魂野鬼民间就把它俗称为鬼节,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关大开开始,直到七月三十日,长达一个月。

在新加坡中元节除了祭拜祖先,也拜祭本地人称呼的好兄弟每年这个时候,华人传统上有点烛焚香等祭拜仪式,供拜饿鬼和普度亡魂,也会搭台唱大戏娱乐好兄弟。七月歌台的灯光璀璨夺目,一身闪耀装扮的歌手落力地劲歌热舞,台下观众有些闲坐在椅子上观赏,更多是站在一旁凑热闹听歌的。歌台里第一排的椅子空着,放置金银纸是为了招待好兄弟

新加坡早期华人来自各地,到了农历七月民间便组织起中元会,并以庙宇、巴刹、社区和街道等为中心,是一种凝聚人群的方式,大家团结在一起筹钱办活动。在建国初期,这些中元会也积极为兴建学校、联络所等喊标筹款。在,新加坡投标福物晚宴中所筹得的善款,也有捐给不同种族的人士用作慈善。组屋区都有一个很大的铁桶,大家都在一处焚烧冥纸,数量也多。组屋楼下插多炷香围圈是为了围筑福田,名为布田的仪式。这些新加坡的民俗特色伴随着国人的成长记忆,在农历七月期间全岛各地都会看到

中元节的现代意义:关怀与分享、在祭祀自己祖先之余,也应关心和帮助那些孤苦老人、贫穷者以及其他不幸者。

4.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

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,就是人们俗称的乞巧节七夕节女儿节,这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

在晴朗之夜,天上繁星闪耀,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,东西两岸,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,隔河相望,遥遥相对,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。

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,是民间的习俗,相传,在每年的这个夜晚,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。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、心灵手巧的仙女,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,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,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。

以往,未婚女子参加"七姐会"牛车水庆祝盛况、张灯结采。

这个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虽然越来越少人知道,但在一些宗乡会馆仍然保留着设香案、拜祭牛郎织女的活动,人们“设香案”以示乞求智慧和巧艺,求赐美满姻缘

乞巧节的现代意义:让这一天充满爱情的温馨与甜美,也让人们在象征忠贞爱情的这一天向所爱的人表示赏识与关怀。

3. 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

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,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,楚国大臣屈原于五月五日,在写下了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罗江身死,显其爱国情操、高洁人格

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。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扑通、扑通地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。人们见后纷纷仿效。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发展成棕子。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华族的传统习俗。每年五月初,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。

賽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

端午节的现代意义:可由追思屈原扩大至追思所有对国家、对民族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,借以培养年轻一代的"大我精神",提醒他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,忠于国家、献身社会。 也可以爱国的主题举行诗文创作朗读比赛。

2. 清明节 农历四月初四

清明节是在农历四月初四是我国华族传统节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,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扫墓俗称上坟,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。

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,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,渐渐的,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,清明节也称寒食节,不动烟火,只吃凉的食品

按照旧的习俗,扫墓时,人们供奉食品鲜花清除坟墓旁杂草、静穆鞠躬,纪念祖先、履行孝道。

清明节的现代意义:年轻一代须了解家族前辈的奋斗历史,不忘本、加强报恩意识家族凝聚力。

1. 春节(华人新年)农历正月初一

春节,是农历正月初一,俗称 过年

我国华族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这段时忙于寄贺卡, 大扫除。家家户户准备年货、买新衣新鞋以过年时穿。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春联,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。

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,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,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。过年的前一夜,农历大年三十,叫除夕。除夕夜,新加坡华人全家老小都欢聚一起吃“团圆饭”,全家团聚,以示幸福美满。除夕晚上也熬年守岁, 家中的长者会给压岁钱

年初一, 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向家中的长者拜年祝寿,拿红包。初二、三,亲戚朋友就相互拿双数红桔拜年送礼,道贺祝福,说些恭贺新喜、恭喜发财等吉利话,新年食品、年糕、糖果一些地方还有舞龙、舞狮逛花市、猜灯谜,祭祖等活动。这期间牛车水、新加坡河畔、裕华园花灯满城,游人满街,热闹非凡,盛况空前,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。

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,俗称灯节中国情人节一起观花灯、赏明月过后,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。